截至今日,Apple Ads已经在中国大陆地区上线两周,从量江湖在实际投放中获得的数据反馈来看,目前ASA在新市场上线之初的红利期仍然存在,整体获量成本相对较低,开发者和广告主尽可放开预算进行大力度获量。不过,放开预算大胆获量的前提条件是要做好基础优化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元数据的优化,这也是近期量江湖频繁向大家输出的信息。本文中,比起单纯地讲概念,我们将拿出在实际投放中的案例进行对比,以供广大开发者和广告主参考。

注:由于Apple Ads在中国大陆市场还处于磨合期,所以本次案例我们将选择以往在其他市场进行ASA投放的案例进行对比解读,虽然不同市场的具体状况不同,但元数据对于ASA投放获量效果的影响,其原理是共通的。

何谓元数据

元数据优化是移动App推广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仅对于ASO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更会在Apple Ads投放中影响到苹果算法对产品的认知,进而影响到算法的流量分配。通常来说,元数据包含产品名称、icon、副标题、截图和视频、描述文本、关键词以及评分评论。其中,icon、截图、视频等等方面的内容还会作为广告素材进行Apple Ads广告展示,直接影响到广告的点击转化。

研究方法

为了通过对比切实展示元数据的重要性,我们在案例的比对中必须尽可能消灭带来误差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产品品类、题材、目标用户、推广力度和品牌价值等等。因此,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选择三款题材相同(中国古代历史题材)、核心玩法相似(卡牌RPG)的产品,因为题材和核心玩法高度相似,因此目标用户群体也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消除不同发行商品宣策略和力度带来的品牌热度差异,本次观察中只对比非品牌词的获量情况。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保护产品隐私,放出的数据截图中隐去部分关键信息,只展示获量状况的大体对比与趋势走向。

具体对比

本次观察的三款产品分别以A、B和C作为代称,其中,产品A是广告主已经进行过元数据优化的,ASA投放交予量江湖时,这款产品的元数据优化已经处于比较好的状态;产品B和产品C最初均未做过元数据优化,但产品B基于量江湖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元数据修改,产品C始终未进行元数据方面的工作。在一段时间内,这三款产品的获量状况和走势如下图所示:

由于产品A此前已经做过较长时间的元数据优化,因此获量状况明显好于产品B和产品C,相差最多之时,产品A的获量是产品B、产品C的5倍以上。提前进行的元数据优化工作提升了产品A重点词的权重,且拓出了更多长尾词,获量规模更大。

如图所示,经过建议后进行元数据优化的产品B,获量情况虽然不如产品A,但依然明显好于产品C,其元数据优化工作提升了近170%的关键词覆盖量,比产品C高出220%。

下图为产品B和产品C的单独对比:

投放初期,产品B的转化情况远高于产品C,二者差距超过320%,因为产品C始终未进行元数据优化,影响了ASA投放的效果。经过约45天的投放之后,我们发现,产品C的转化也出现了约141%的提升,同期转化对比,仅与产品B相差17%,两款产品的转化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呈现接近趋势。判断这是因为苹果算法可以通过自动学习对产品进行更为清晰和准确的认知。

结论

通过这次案例对比,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围绕着元数据优化工作的关键点:

1.对于进行ASA投放的产品来说,第一版元数据覆盖到的关键词会直接影响苹果算法最初的流量分配,有效覆盖关键词越多,获量情况随之越好,同时获量成本也相对较低。

2.元数据优化工作并非一劳永逸,而是循环过程,在投放ASA的过程中,必须持续优化迭代元数据,以帮助产品快速覆盖到所需关键词,提升相关性,更大限度地获取苹果分配的流量,扩大量级,降低成本。

3.虽然在产品B和产品C的对比中,我们发现后期二者的获量情况开始呈接近趋势,但因为元数据优化工作的忽视,导致其中至少45天的投放时间,产品ASA获量均处于劣势。据量江湖的经验判断,苹果算法通常需要2-3个月的时间进行自动学习,建立广告主所竞价关键词与其App产品的相关性,而这个过程是无谓的 “量少价高”阶段,会错过集中冲量的黄金期。

所以,无论如何,请大家重视元数据的优化工作!